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 建校四十周年
学校发展概述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6日  文章录入:教科室   责任编辑:教科室
 

 

 

 

       

泾县素有“汉家旧县,江左名区”之称,又是名闻遐迩的“宣纸之乡”、“宣笔之乡”,崇文重教,文风素盛。在这片“山川清淑、秀甲江南”的土地上,四十年前,泾川城北,泾宣路畔,兴建了一所初级中学,她就是泾县第二中学的前身——泾县城关初级中学。四十年来,二中师生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上下求索,自强不息,在探索中求生存,在开拓中求发展,学校从零起步,稳步前行,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所受到原国家教委表彰的市级示范完全中学。追溯二中四十年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创业期(19761986年);二、发展期(19861996年);三、改革期(19962006年);四、开拓期(2006年至今)。

一、筚路蓝缕启山林  白手起家创业艰

(创业期:19761986年)

(一)白手起家  艰苦创业

19743月,为解决城关地区小学毕业生的升学问题,经泾县革命委员会批准,泾县城关镇革委会决定兴建城关初级中学,选址泾县城关北门,原泾宣和芜屯公路交汇处。1975年底,城关镇党委选派张时香同志创办城关中学。她带领12名教职工利用有限的4万元筹建资金,在一片杂草丛生、沟壑纵横的荒郊野田,盖起两幢简易平房教室,搭起一个简易食堂,购置了一些必备的教学用具。19763月,学校开始招生。当年开设6个初中班,其中初一年级新招三个班,初二年级三个班由城关一小、二小初中班转入,共有351名学生。由于教室不够,初一、初二年级分上、下午轮换教学,半天上课,半天义务劳动——平整校园,铲除杂草,填平沟壑,撬走粪窖,用板车从县钢铁厂拉来煤渣、从十华里外的山场拉来大石片,在建房工地当小工等等。全体师生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短短十年间,学校的教学、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全校拥有教学楼三幢,行政办公楼一幢,学生宿舍二幢,教职工宿舍五幢,全校占地面积达38.3亩,教学、办公、生活用房建筑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并拥有近3万元教学仪器,4000余册图书,校产总价值达45万元。

(二)团结一致  共谋发展

19763月学校初创之时,张时香同志担任城关初级中学革委会副主任,主持学校工作;同年10月,校党支部成立,张时香同志兼任党支部书记。19785月,学校更名为泾县第二中学。19844月,查全勤同志由县文教局副局长调任泾县第二中学校长,张时香同志继续担任校党支部书记、副校长。

建校之初,学校基础薄,条件差,生源数量少,在与兄弟学校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校领导不悲观、不服输,鼓励教职工靠苦干实干,在逆境中奋起,实现自身价值,展示出“二中精神”。学校制定了《请假制度》《财务制度》《公务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狠抓思想政治工作,端正办学思想;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共谋发展;全体教职员工努力工作,锐意改革,教育质量逐步提升。

1978年秋,学校更名后,增设了高中部,当年招收高一新生三个班193人,学校发展为完全中学。1984年秋,创办职业高中班,开设机电、会统两个专业,招收学生90人,学校发展为综合性高级中学。至1986年,初中部有13个教学班;普通高中4个班(两年制);职业高中7个班,职业中专1个班:全校共有25个班。在校学生1435人,其中初中890人、普通高中212人、职业高中303人、职业中专30人。教职员工108人(含9名聘用人员),其中专任教师71人、有本科学历者25人、中共党员18人。

十年间,学校共培养初中毕业生2800余人,高中毕业生1500余人。初中毕业生除升入普通高中外,还有280余人升入初级中等专业学校;高中毕业生中约有150余人考入本科和专科学校。

(三)锐意改革  积极进取

为提高学校高中教学和管理水平,1979年,学校承办了高考集中班。该班由县文教局主办(教研室李志高主任具体负责),泾县二中承办,负责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12名任课教师由县局从全县抽调,其中包括本校教师汪学乃、王炳生、魏礼圣、高德旺、沈学清等;集中班学生由县文教局面向全县近十所农村高中(泾县中学除外)的应届学生招考,择优录取120余人,设文、理两个班级,该班学生大部分考入高等院校。

为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振兴我县经济,学校对高中教育结构进行了改革。从1984年秋开始,创办职业高中班和中专班,先后开设会统、机电、建材、家电、工业民用建筑、造纸机械等六个专业,班级数增为八个。学校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路上作了积极的探索。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校加强教学管理,在教学上积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重点抓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力求改变“满堂灌”的旧方式,代之以生动活泼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同时学校加强了“第二课堂”的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学科活动、专题讲座、参观考察、社会调查、文体活动等,积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校以来,学校高度重视体育教学工作,尽管教学条件极为有限,缺乏标准运动场,学生上体育课、学校举行运动会都必须到青弋江对岸的县体委运动场,但全体师生积极进取,刻苦训练,在全省多项体育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1978年杨绍林同学荣获省第四届运动会射击第二名,并打破省记录;1979年胡红梅、吴爱珍等同学荣获省少年游泳赛第二名;学校女子篮球队勇夺省“四化杯”篮球赛亚军;1981年翟乐平、王四红同学获得安徽省少年游泳赛亚军;1981年、1982年陈宗红同学两夺省少年围棋赛亚军;1985年校男子排球队勇夺省业余体校排球赛亚军等等(以上成绩均载入《泾县志》)。

在校党支部的领导下,我校在创建文明学校活动中迈出可喜的一步,1986年学校被宣城地区行署教育局、地区共青团委评为“文明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校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其中陈荣同志1981年被评为“安徽省优秀体育教师”;朱锦福同志1983年被评为“安徽省优秀班主任”,1984年荣获“全国优秀班主任”称号。

 

二、路漫漫上下求索  勤耕耘成果丰硕

(发展期:19861996年)

(一)扩大规模  美化校园

19861996年是我校大发展的十年,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截至1996年,全校拥有校舍100多间,29个教学班,140多名教职工和1400多名学生。仅1990年以来,就兴建了1000多平方米的科学馆,11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500平方米的男女生宿舍,520平方米的学生餐厅,并投资近万元用于校园环境建设,架起水泥石桥,修筑池塘,种植林木花卉,建起了能容纳400辆自行车车园。校园建设朝着“花园式”目标迈进。

(二)锤炼队伍  成果丰硕

1988年查全勤校长调任泾县中学校长,张时香同志担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新领导班子提出“向管理要质量,靠实干创成绩”的治校方针,确立了“文明、勤奋、求实、开拓”的校风,“勤钻、严教、探索、创新”的教风和“尊师、守纪、勤学、善思”的学风,以“中心突出、治学严谨、经济活跃、精神富有”为指导思想,弘扬“竞争向上”的主旋律,强化制度管理,相继出台《坐班考勤制度》《教师工作量制度》《教学工作奖惩制度》《德育工作评比制度》《教研组量化管理细则》《班级工作量化管理细则》等一系列制度,放开步子搞教改,狠抓师资素质不放松,努力锤炼出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要求全体教职员工“远学宣城、宁国,近比泾县中学,在校找位置,出门创水平,提高知名度”,鼓励教师参加自学考试、函授和脱产培训等各类学习进修,积极参加各类教研评比活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仅1994年就有9位教师通过各类进修获得本科学历,7位教师正进修本科学历。在教学论文、优质课评比中,我校教师频频获奖。其中,洪小平、杜文星、黄南方、朱轶材、佘民、胡晓宝等老师的教学论文在国家级和省级报刊杂志发表,朱轶材、周小伍老师被评为宣城市“首届教坛新星”。

过硬的教师队伍保证了学校教育质量逐年提高,建校二十年来,初中部共向各类中专、重点高中、技校输送合格新生700多人,普高部向各高等院校输送新生300多人(其中体育人才65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人数逐年攀升。其中胡剑同学在1991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中获省一等奖;曹毅同学在1993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朱易翔同学在1994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获省二等奖,我校代表队获县团体总分第一名,我县获地区团体总分第一名。

(三)“一校两教” 全国知名

学校敢为人先,积极探索教育改革之路,形成了普教、职教兼容,多层次结构一体化的办学特色,把“一校两教”办学模式办出了成效。十多年来,学校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先后开设了机电、家电、建筑、会统、文秘、幼师等12个专业、25个职业高中班和中专班,除一部分同学考入高等院校外,还向社会输送近千名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的社会录用率每年均保持在95%以上,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一校两教、优势互补、效益并举”的办学模式得到了省、地、县教育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肯定和好评。1988年以来,学校一直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1993年被行署教委授予“职教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994年,学校荣获了办学史上的最高荣誉——被国家教育委员会授予“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单位”称号。

1988年,左建新老师被评为安徽省“优秀体育教师”;佘民老师被评为“全省优秀共青团员”;1995年,张时香校长被国家教委和人事部授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四)校办企业  开花结果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为摆脱办学经费不足的困境,学校探索兴办校企之路,提出建立“教学和勤工俭学两轮同时驱动机制”。1990年以来,学校先后办起了建材门市部、食用菌厂、新竹幼儿园,创收2.86万元,全部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校内建设。19937月,学校与中外合资企业安徽银达制衣有限公司合作,创办“安徽银达制衣有限公司泾县二中分厂”。经过两年的艰苦创业,二中制衣厂终于冲出“困难期”,开始步入良性循环,年产衬衫1520万件,年产值达100万元。截至19956月,共创产值270万元,上缴税金1.55万元,年加工收入24.5万元,工厂规模也不断扩大,机械设备增至近百台,工人百余人,一跃成为全县校办产业的“龙头”企业。二中制衣厂发展成为集“教学、生产、实习、创收”为一体的教学实习基地,这一办学模式得到了省、地、县各级领导的好评和肯定。199312月,县委书记夏邦文及县人大、政协领导来校指导工作;19945月,省教委金辉副主任视察了校制衣厂;19949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江泽慧莅临学校视察,并到校制衣厂调研指导;19955月,杜宜瑾副省长莅临我校视察指导。

 

三、锐意革新迈佳境  潮平岸阔一帆悬

(改革期:19962006年)

     1996—2006年这十年间,学校在汪祥鼎(1996.9—1997.12)、胡晓宝(1997.12—2002.3)、王红林(2002.3—2004.8)、马春笋(2004.8—2012.8)四任校长的领导下,同心协力,务真求实,自强不息,锐意革新,突破办学瓶颈,学校迈入“潮平岸阔”的新佳境。

(一)攻坚克难  自强不息

作为一所集普高、职高、初中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九十年代中期,学校正处于激烈竞争的风口浪尖,面临诸多困境。普高部的生源数量和质量均不及省级示范高中——泾县中学;职高部的招生数量和专业设置不及全国重点职业学校——泾县高级职业中学;初中部前有老牌泾县中学,后有新秀稼祥中学,还有众多乡镇初中。为突破瓶颈,摆脱困境,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学校负重前行,改革创新,先后制订了“普职渗透,综合办学”、“做强初中部,做优普高部,做活职高部”的办学策略,修改和制订了一系列强化教育教学管理的规章和提升教育质量的激励制度。

为“做优普高部”,学校加大了招生宣传力度,领导和教师们不辞辛苦,冒着酷暑深入到乡镇各中学,甚至到学生家庭作动员工作。为吸引优质生源,学校动员教职工子女留在本校普高部就读,并出台了“新竹奖学金”、“新竹助学金”等一系列举措,对全县中考前500名报考我校的学生进行奖励和资助。设置示范班,聘任知名教师担任班主任,并配备优秀教师任课。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使普高班级数由1996年的8个班逐年增加到2006年的25个班,高考升学率也逐年提升。

为提升普高办学知名度,锻炼教师队伍,学校先选派温宗华、杜文星、魏礼圣、钱光敏、朱轶材等知名教师到社会声誉好、升学率高的“泾县教委高考补习班”兼课;后因高考实行“3+X模式”改革,教委补习班师资匮乏,经学校积极争取,县教委主任办公会研究决定,2001年教委补习班迁址二中,由我校承办,胡晓宝校长兼任负责人,原教委副主任周元林担任常务负责人。2003年改由我校独立办学,更名“泾县二中高考补习班”,由校工会主席杨绍林和校职教处主任吴建民先后担任负责人,普高部一大批中青年教师相继任课并得到很好的锻炼。

为“做活职高部”,经市教育局批准,学校开办综合班,实行普职渗透,灵活办学。同时,突出优势学科,主抓财会、计算机和机电专业,并积极组织优秀学生参加职对口高考。十年间,职高部生源充足,始终保持79个班的办学规模,办学效益良好。

为“做强初中部”,学校提出“争一、保二、杜绝三”的目标,聘任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班主任,对教师进行优化组合。1996—1997学年,初中部仅12个班学生645人;至2006—2007学年,初中部增至21个班学生1584人。

二中人在逆境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锐意改革,勤奋耕耘,经过几年的努力,教育教学取得显著成效。200512月,经过艰苦努力,克服诸多困难,学校成功争创“宣城市示范普通高中”。至2006年,全校规模壮大,总计57个班级(包括文、理两个高考补习班),4000余名学生,学校一跃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市示范综合性完中。

(二)完善设施  改造校园

随着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占地30余亩的校园显得十分拥挤,为此,时任校领导向县政府主要领导请示,由县规划局对二中校园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并报请县政府批准,把校园北侧的棉麻公司所属的白云宾馆及原城关派出所纳入校园建设范围。同时,学校着手拆除校园内的十幢教师宿舍,为兴建学生公寓和运动场腾出空间。

长期以来,二中的教职工大部分都住在七十年代几幢平房教室和仓库改建的简易宿舍里。1998—2003年,学校以县城兴建谢园路和国家实施房改政策为契机,筹集资金在校园西南侧临环城东路和谢园路兴建了六幢教师住宅楼(共123套),并购买13套经济适用房安置谢园路征迁户。安居工程的实施,解决了教师的住房之忧,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实现了教师住宿区和教学区分离的目标,有利于学校的管理。

至九十年代,二中校舍陈旧,设施落后,面积狭小,为改善办学条件,拓展空间,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克服重重困难,努力搞好校园的硬化、绿化、美化工程。2000年6月,投资112万元兴建了1800平方米的高中教学楼(腾飞楼)。2001年8月,投资300万元建成总面积3480平米、可容纳800名学生住宿的标准化男女生公寓。2003年,学校集资200万元,收购了原棉麻公司的白云宾馆及附属用地3.6亩,同时将白云宾馆改造成女生宿舍,并在新购置的土地上新建了学生食堂。为美化校园,2004年对校园内污损的池塘进行改造,增添了喷泉、雕塑、曲桥和围栏。为缓解教室、办公室紧张情况,20046月,投资300余万元在临谢园大道兴建4000平米的初中部教学楼(综合楼),同时学校大门由西向环城东路改为南向谢园大道。20049月,投资150余万元建成了一个带有250米塑胶跑道及4个标准篮球场的运动场,解决了长期困扰学校的无标准运动场的难题。2005年9月,总面积近4000平米的集实验室、电教室、音乐室、办公室、报告厅于一体的多功能科技楼竣工。2006年,泾县籍北大教授吴小如先生为我校题写校名——泾县第二中学。

此外,学校还投资兴建了语音室、微机室和现代化多媒体教室,购置了大量功能先进的品牌电脑,电教、实验设备达省级Ι类标准。校图书馆藏书8万册,阅览室报刊杂志130余种。音乐、美术、体育等教学器材齐全。为加快学校现代化进程,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2004年底,校园局域网建成使用。大量硬件设施的完善,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

经过全校师生三十年的不断建设,在有限的空间里,校园内高楼林立,教室敞亮,香樟芬芳,垂柳荡漾,拱桥如虹,碧池如镜,成为一所风景优美、环境雅致的庭院式学校。

     三)质量立校  成果显著

作为一所集初中、普高、职高为一体的多层次、多结构的综合性中学,学校面临着众多强大的竞争对手,在政策、生源上没有任何优势,要想脱颖而出,困难重重。但二中人以质量立校,埋头苦干,锐意革新,鼓足勇气,砥砺前行,终于迈入“潮平岸阔一帆悬”的境界。十年来,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中、高考连创佳绩,成果显著。

普高部,应届本科达线人数逐年增加,由最初的不足10人上升到百人以上。其中,2001年应届本科达线71人,2002年68人,2004年87人,2005年103人,2006年111人,在全市同层次学校一直位居前茅。1998届仲谋、汪建强同学勇夺县文科第一名、第二名,分别被对外经贸大学、南京大学录取;2003届洪磊、汪宇亮荣获县高考文科第一、第二名,全市第三、第九名,分别被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录取。2006届谢晟同学以县高考理科第二名的成绩被浙江大学录取,沈智娟、王瑨、吴岸、张丙翊等十几位同学分别被武汉大学、对外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985高校录取。

高考补习班,从2001年到2010年在二中办班十年,向南京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等院校共输送884名本科生,为提升二中普高部办学水平和全县高考本科万人达线率做出了的贡献。

职高部,不仅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初级专业技术人才,职对口高考也屡创佳绩,本科录取人数逐年增加,向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输送了一批合格新生。

2005、2006年全校应、历届高考(含职对口高考)本科达线数双双突破百人大关,创造了二中高考史上的辉煌。

初中部,中考成绩不断提升,并在县内产生轰动效应。2002、2003、2005、2006年中考全县前十名我校分别占据5人、4人、5人、6人;2004届王逸同学勇夺宣城市中考第一名。

学生学科竞赛成绩斐然。获奖人次逐年提升,其中,王瑨同学获中学语文知识竞赛省一等奖,谢晟、阚道祥同学获安徽省高中作文竞赛省一等奖,汪建强等同学的小论文在国家级期刊发表或荣获省级奖,宫俊文、赵璐、胡玉洁、刘莹同学获“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比赛”全国二三等奖,吴鸿彧同学获“爱国主义读书活动”省特等奖,卫丹同学获第十二届“爱国主义读书活动”全国一等奖。

十年间,教师积极参加教科研评比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三十余位老师的近五十篇教学论文在国家级和省级期刊发表或荣获省级奖励,吴文君、徐维老师获初中政治、物理优质课大赛省一等奖和全国二等奖。获得市、县级奖励者众多,限于篇幅,不一一赘述。章新德、邓劲松、吴浓、胡自周、汪清河、汪汉旗、李卫华、徐维等老师先后被评为宣城市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和教坛新星。吴建民主任、王红林校长荣获安徽省“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因办学成绩突出,学校先后获得“宣城市示范普通高中”、省“高中毕业会考先进单位”、省“教育工会先进集体”、省“优秀中学生团校”、市“中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市“平安校园”、县“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并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通报表彰。

 

四、顺应时势勤开拓  校园迁址焕新颜

(开拓期:2006年至今)

(一)顺应时势  调整思路

 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教育改革的推进,以及全县学生整体数量的减少(每年全县初中毕业生在2200人左右),根据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部署,泾县城区教育进入到布局调整阶段。

早在2004年,泾县中学、茂林中学、稼祥中学将初中和高中剥离,茂林中学和稼祥中学停止高中招生,泾县中学停止初中招生。2005年8月,原百园初级中学建制撤销,整体并入我校,我校初中部规模逐渐扩大;同年,我校被评为市级示范普通高中,普高部规模达到高峰。2008年以来,我校办学方向、办学规模和办学地址均有很大调整、变化。高中部规模逐渐缩小,招生计划持续减少;20072008学年最高峰时,普高学生数为1697人,班级数为26个;到2016年秋,学生数仅839人,班级数减为16个。2011年秋,为扩大宣城市工业学校的办学规模,上级主管部门决定我校职高部停止招收新生;20137月,最后一届职高生毕业, 职高部结束了三十年的办学历史。20149月,学校由城东谢园路整体搬迁至城南气象路原泾县中学校园,原明德初级中学整体并入我校,学校初中部规模进一步扩大,学生数达2296人,班级数达42个。学校由综合性中学转型为市级示范完全中学。

这一时期,学校领导班子也调整变化:20128月,马春笋校长调任县委讲师组组长,张红军同志担任校长、校党委书记;20158月,张红军校长调任县政府督学兼千亩园学校校长,黄政平同志担任学校校长、校党委书记,并兼任县委教体工委委员。

为顺应时势,服从大局,探索学校的生存发展之道,学校的办学思路由“做强初中部,做优普高部,做活职高部”调整为“初中部走优质化发展之路,高中部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并确立了“立德树人,开智启慧,特色办学,多元发展,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定基石,为教师事业成功创建平台”的办学宗旨。

   (二)校园迁址  空间拓展  

建校三十多年来,二中人在并不宽敞的校园(不足40亩)里努力改善自己的办学条件,但毕竟空间有限,制约了学校的发展。2011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兴建泾县中学新校园,泾县二中搬迁到泾县中学原校址,泾县城关二小搬迁到泾县二中原校址。这一决策书写了泾县二中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

2014年,学校以校园迁址为契机,拓展办学空间,改善办学条件,使校园标准化建设更上一层楼。年初,学校特邀泾县规划设计院和文化设计公司对原泾县中学校园从校容校貌、绿化美化、功能布局、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设计。78日,全体教职员工在奋斗了近四十年的老校园举行最后一次校会——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结束工作会议,会后全体教职员工在老校园合影留念。8月中旬,学校由城东谢园路204号整体搬迁至城南气象路285号。

学校整体搬迁后,新校园占地98.7亩,建筑面积29959平方米,办学空间得以拓展。但原泾县中学校园因年代久远,下水道淤塞,外墙剥落,线路老化。为改善办学条件,维修老旧设施,学校开源节流,多方筹措资金600余万元,利用寒暑假,对校园大门进行改造,对校园路面和下水管道进行了重新铺设、疏通,购置了新办公桌椅和空调,修建教师停车场,改造了学生车园和电线线路,新建了音乐室、美术室、录播室,所有班级开通了“班班通”。20152016年假期,对校园绿化带进行修剪更新,对影响学校外观的多余建筑予以拆除,对主大楼外墙和科学馆内墙进行出新,对楼顶进行防渗漏处理,对池塘进行维护性改造,安装大理石栏杆,消除安全隐患,美化绿化校园。如今,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校园布局更加合理,各功能区相对独立,教学设施配套齐全,校园内绿草茵茵,花木繁盛,道路整洁,环境雅致,成为一所园林式学校,是教书育人、求知成材的理想之境!

(三)强化管理  创建平台

    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学校不断完善组织架构。为加强党对学校领导,根据县委和县委教体工委的统一部署,200912月学校党总支升格为党委,马春笋校长兼任校党委书记;党委下设四个支部。20161015日,校党委召开换届大会,选举黄政平校长为校党委书记。近年来,学校行政机构也相应调整:除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教科室、科学馆外,2012年撤销了1991年设立的职教处,增设视导室;2013年撤销生产处;为加强特色办学管理,2012年增设体艺处。

   十年来,二中人常怀忧患意识,永葆进取之心,定制度,抓落实,不断苦练内功,提升管理水平。2007年学校六届三次教代会修订了高考、中考、职对口高考等多项奖励办法,2010年六届四次教代会通过《绩效工资分配方案》,2014年七届二次教代会通过《学校教育发展规划》《校务公开制度》《十佳教师、十佳班主任评比方案》,修订《岗位竞聘量化评比细则》《蓝青工程实施方案》和《高考奖励方案》。近年来,学校进一步规范常规教育教学管理,从严落实行政人员坐班制度,教师考课制度和教育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学校管理正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精细化。

学校要生存和发展,前提是拥有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至2015年,教师人数增加到250余人,原职高部和普高部教师富余,初中部教师不足。针对职高部停招、普高部减招、初中部扩招出现的初、高中师资供求关系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学校对全校教师的配课作了较大幅度调整,大量起用青年教师,把他们安排到教学和班级管理的重要岗位,着意培养教学能手,兼顾老中青教师的有机结合,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和“蓝青工程”,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师的业务发展起到了双促进作用。2016年,由县委组织部、县教体局审批的“泾县地理教育名师(中学)汪汉旗工作室”正式挂牌建立。

学校遵循“为教师事业成功创建平台”的办学宗旨,以“走出去,请进来”方式给予教师学习、展示的机会。十年来,学校积极派员参加各类研讨会、培训会。20167月,在上海与皖新传媒联合组织了由全体行政干部、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参加的中层干部高级培训班,开拓教育视野,更新管理理念。“走出去”的同时,通过“请进来”给全体教师创造便捷的学习和成长机会。十年来,除承办县级各学科优质课评选和中考研讨会外,还承办了安徽省教坛新星历史学科评选和宣城市初中地理、历史、英语优质课评选,宣城市数学、历史、英语、物理学科典型课例巡回教学与研讨活动;特邀我校校友、省教科院包文敏副院长以及省教科院王贤进主任,安师大何更生、何元庆教授等专家来校为教师开设教育教学和心理健康讲座。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课题研究工作,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理论修养,提升教师素质。2006-2007年,有三项市级课题顺利结题; 2009年,省级课题《泾县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结题,并荣获省第七届优秀教科研成果二等奖;由泾县籍北大教授吴小如题名的校本教材《我们的家乡——泾县》荣获教科研成果市一等奖、省二等奖;201011月,省级课题《校本教研中教研组协作文化的构建》结题;20121月省级课题《普通高中物理课程资源的整合研究》结题;20157月省级课题《基于课堂观察的高中地理有效性研究》结题。这些课题直接参与者少则四五人,多则近十人,间接参与的教师更多,课题研究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为此,学校荣获宣城市“首批教科研基地学校”称号。

学校激励教师自我提升,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研论文,参与赛课。十年来,汪汉旗、曹加忠、花大庆、强红漫、徐维等老师的专著和教学论文出版或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吕茂林、邓劲松、何德明、邓宝荣、徐维等老师的教研论文获省一等奖;汪梅花老师的优课被评为部级优课;沈智萍老师获第七届“卡西欧杯”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国家级二等奖,安徽省优质课省一等奖;吴学老师的微课获省一等奖;胡小云老师在安徽省第二届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员维护技能竞赛获省一等奖。其余在各级杂志发表、各类竞赛获奖者众多,不复赘述。

十年中,学校涌现出以“北京奥运火炬手”左建新,省“师德先进个人”邓劲松,市第五届“学科带头人”汪汉旗、肖家庆,市“优秀校长”马春笋,市“首届优秀教科研校长”朱轶材,市“首届优秀教科研主任”吕茂林,市“骨干教师”徐维,市“教坛新星”冯晓凤、胡小云、石娴等为代表的优秀员工和一大批虽没有任何荣誉头衔却在社会上有良好声誉的教师。

(四)开智启慧  多元发展

这十年中,二中人无论面对怎样的教育环境,始终不敢忘记自己的使命,顺应时势,服从大局,开拓创新,锐意进取。

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明思路,定措施,创造性的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强化德育队伍建设,健全校长、政教处、团委、年级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六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网络,加强德育队伍培训工作,自八十年代末,学校坚持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夯实德育基础,推进德育工作。强化课堂教学、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宣传栏、黑板报等德育工作主阵地建设,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加强学生爱国、感恩、文明、诚信、责任等主题教育,努力强化德育载体的承载力。深化主题教育,扎实推进法制教育、心理健康、禁毒与国防、安全演练等主题教育;推进德育实践,定期开展“三好学生”、“身边的雷锋”、“十佳美德少年”、“百名阳光少年”评选,组织学生参加“廉洁安全法治环保心理健康”五项知识竞赛、“红星杯”中小学规范汉字书法大赛、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教育学生做一个遵纪守法、爱国爱乡的人。组建国旗班、青年志愿者、文明监督岗等个性社团,搭建自我德育平台,将德育工作融入学习、生活的全过程。

2014年学校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司法部、中央综治办评为“零犯罪学校”,2016年被教育部关工委授予“第十九届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十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安徽省“退离休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敬老文明学校”,宣城市“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示范学校”、“卫生学校”、“平安校园”、“廉洁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绿色学校”、“毒品预防示范学校”,县“文明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开智启慧,成果丰硕。我校始终把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初中部,在规模不断扩大之时,遵循“走优质化发展之路”的办学思路,强化常规管理,引入竞争机制,鼓励争先进位,起始年级进行“班主任竞聘上岗,学生平行分班”改革。十年来,我校中考成绩在全县遥遥领先,中考全县前十名及各高分段人数,我校始终占据大半壁江山。2007200820092010201220132015年摘得全县中考状元。其中2009年囊括全县前十名,创造了全县中考成绩最好的学校纪录;2015年九(6)班县前十名拥有四人(含第一名),创造了全县中考最好的班级纪录;2016年有四位同学中考总分位居全市前五名。由于成绩出色,学校连续获得县初中教学评比“教学质量优胜奖”。

职高部,虽然在这十年伊始就面临调整规划,2011年停止招收新生,2013年正式停办。但二中职高部教师毫不气馁,既服从大局,又主动作为。教学秩序稳定,职对口高考成绩喜人,更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中创造佳绩,20072009年查双莺、王晨曦、吴静、鲍志红等多名同学获全国一二等奖。

普高部,2007年在连续八年创造历史新高的基础上,应届本科达线121人,位居全市22所同层次学校第二名;重本11人,位居全市同层次学校第一名,其中,姚健同学位居全县文科第一名,共有7人位居全县文科前十名。2009年本科录取119人,其中重本19人,为学校高考峰值。2010年本科录取116人,重本为16人;其中卫丹同学高考总分位居全省文科第37名、全市第二名、全县第一名。学校连续获得“宣城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提升奖”并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通报表彰。自2011年开始,因招生政策的变化,学校生源质量明显下降,面对困境,学校调整办学思路,“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特色办学,多元发展。自建校以来,我校在体艺教育方面一直成果显著,是泾县体育传统学校。随着高中招生政策的调整、生源质量的变化,我校积极谋划特色办学新思路。在常规化开展艺体活动,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同时,高中部积极探索艺体特色办学之路。按照“高一兴趣班——高二艺体社团——高三艺体高考”的总体发展路径,充分展现学生才华,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艺体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石,并确保学校高考本科达线率稳中有升,为国家输送更多的艺体拔尖人才。

学校定期举办田径运动会、学生艺术节,常态化开展高一新生篮球赛、七年级学生拔河比赛、八年级篮球赛、课间跑操等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县各类文体比赛,使得学校洋溢着盎然生机。2008年学校荣获“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2012年获得第四届中小学艺术展市“优秀组织奖”;2013年获得“宣城市体育专项特色学校”称号,并成为安徽省艺体特色高中联谊会理事单位;2015年被评为县“青少年科普特色示范学校”。

 

办学四十年,学校共培养合格的初中毕业生15000余名,普高毕业生10000余名,职高及中专毕业生3500余名。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集团董事长刘庆峰博士,科大讯飞副总裁、讯飞研究院院长胡郁博士,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主任陈勇博士,东华大学理学院副院长胡良剑博士,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统计系教授程建华博士,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吕珺博士,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特级教师包文敏等校友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办学四十年,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单位”、“全省普通高中会考先进集体”、“安徽省电教先进集体”、“全省教育工会先进集体”、“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宣城市示范普通高中”、“宣城市绿色学校”、“宣城市平安校园”和县“文明单位”等多项殊誉。

四十春秋同心筑伟业,三尺杏坛携手写华章。回顾学校四十年的发展历程,精神振奋,无比自豪;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信心满怀。我们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遵循“立德树人,开智启慧,特色办学,多元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石,为教师事业成功创建平台”的办学宗旨,弘扬“刚毅坚卓、自强不息、上下求索、锐意革新”的二中精神,尽心、尽职、尽力,携手共进,再续华章。祝愿:泾县二中的明天更加辉煌灿烂!

                                   (撰稿:邓劲松、曹加忠、朱高升、吴青松)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以上,16位色以上,IE6以上版本浏览本网站

Copyright 安徽省泾县第二中学 版权所有.

泾县第二中学 皖ICP备 06014143号 总访问量:24221774

皖公网安备 341823020000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