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 留守儿童
以诗意的态度面对生活,以童真的眼光看待世界——诗歌创作札记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08日  文章录入:留守儿童   责任编辑:留守儿童中心

诗歌创作札记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索欣钰

   “我喜欢那柔和的月光/悄悄在大地上/时而变得明亮/时而又被云朵遮挡”“过客说/人各有归途/而我认为/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7月5日下午,安徽省泾县第二中学八年级五班的教室热闹非凡,一堂别开生面的诗歌课在学生间引起了如火如荼的讨论。
    次参与“泾彩一夏育童心 青春逐梦向党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给了我第一次站上中学讲台的机会课前同学们充满期待的目光和一声声稚嫩真诚的“老师好”让紧张感又充斥了我的胸膛决心拿出最好的状态完成教学,回应他们热切的期待。当我课前在讲台上打开PPT“诗写人生——诗歌创作课堂”的标题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原本寂静的班级里立刻出现了带有惊喜和困惑的讨论声“诗歌创作?该不会让我们写诗吧?”对于同学们来说,诗歌可能是一种比较遥远的存在,试着创作诗歌也是许多同学人生第一次的体验,而我正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一堂课,能打开学生们对诗歌对文学乃至对生活的热情之门。怀抱着好奇心,我们开始了这节诗歌创作课堂。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我用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的一句话引入了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写诗?在初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更多是强调语文发挥作为一门工具学科的作用,让学生理解和运用文本。而我希望能让这些马上要步入九年级,马上要在中考的压力下辛苦刷题的小朋友们,能够稍微停下脚步欣赏诗的美,领会到文学与人生紧密的关联,从而能够更加积极向上面对生活。

    接下来我向同学们介绍了诗的概念和一些基本创作手法。同学们也在我的引导下诵读和评论一些经典现代诗。陈欣悦同学和王英祥同学分别有感情地朗读了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和郑愁予的《错误》。“第一首诗更加慷慨激昂,可以看出作者的爱国情感,第二首诗就更加委婉,有一种哀伤的气息”陈馨怡同学敏锐地抓住了两首诗情感基调上的区别。“我最喜欢曹操《观沧海》中大海的意象,我认为他笔下的大海非常有气势。”同学们的回答或简单直白或感性细腻,聆听者也对勇于回答问题的同学加以赞同,课堂气氛热烈,给了我很大的鼓舞。通过举例与提问相结合的方式,我为同学们介绍了语言陌生化、跨行排列、押韵等手法。许多同学拿出自己的本子,将喜欢的名句抄写下来,让我不禁感叹:这就是诗的魅力。

    创作是这门课程的重头戏,在真正上课之前我也曾有过一些忧虑,害怕学生参与并不积极,不愿意或是不敢去创作诗歌。但让我惊喜的是这个环节大多数同学也展现出了自己的积极性。在白纸上写下了拥有独特个人风格的诗篇,有的歌咏春夏秋冬的自然风景,有的描绘自己未来的梦想,有的抒写温暖的亲情友情,有的赞美家乡的大好河山,有的则写出了自己对世界的思考。

    在自由写作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位女同学情绪有些异常,将诗收上来时才发现:原来她想到了曾经收养过的小猫,小猫带给了她和家人很多温暖,但现在小猫却离开了他们“进入了毛茸茸的天堂”(出自该同学的诗)。还有一两个同学最初迟迟不肯动笔,上前询问时他们都回答“感觉自己写不好”“不知道要写什么”,我和周围的同学们也对他们进行了鼓励,无论写出什么样的作品都是自己人生中珍贵的财富。最终这些同学也通过仿写名篇等方式完成了写作。从一开始的犹疑到最后的自信,八(5)班的绝大部分同学都完成了自己的诗。这些诗虽然辞藻并不华丽,手法和字体也都颇有稚嫩之感,但依然挡不住诗中真挚的内心情感带给我的触动。在课堂的最后,乐于站起来给同学们大声朗读自己作品的男生也获得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

    同学们将写有自己作品的A4纸庄重地递给我时,我能感受到诗歌和创作带来的喜悦已经悄然改变了他们的情绪。下课后,关于自己写了什么样的诗的讨论仍然没有结束,诗的种子在一个个年轻而热忱的心灵中慢慢扎根发芽,也让我重新体会到了教育家苏霍姆林的那句话:“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我们都从对方身上学习到了许多东西。我也创作出了自己的诗:“我是世界上最紧张的人/在讲台上我清楚地看到/三十八双闪着光的眼睛/倾听 思考 耳语 笑颜/笔尖轻盈跃动/纸端随风飞舞/白色的荒原上浮现诗篇/我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以诗意的态度面对生活,以童真的眼光看待世界。这是我的支教第一课带来的最大收获。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以上,16位色以上,IE6以上版本浏览本网站

Copyright 安徽省泾县第二中学 版权所有.

泾县第二中学 皖ICP备 06014143号 总访问量:24425234

皖公网安备 34182302000043号